24犯规,20秒跟24秒技术犯规有什么区别吗?

24犯规

20秒跟24秒技术犯规有什么区别吗?

      篮球场上的比赛规则,过半场需要在8秒以前,一次进攻不能超过24秒,否则就是违反篮球比赛的规则。20秒是在一次进攻的时间范围之内,可以运球,传球,进攻都可以,这个不受影响,但是24秒进攻违例,主要就是篮球没有沾到篮筐。这是24秒进攻违例的显著特征,要么就是24秒到时球没出手。

24秒违例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获得球权起24秒内没有投篮或者投篮未碰到篮筐就是24秒为例,违例后交换球权,由对方发球。如若投篮碰到篮筐未进,不论由攻方还是守方得到篮板球后,都要重新开始24秒计时。若攻防进球后,停止24秒计时,对方发底线球后重新开始计时。 我个人的理解是,因为球权还是A队的,球权没变,所以24秒不复位,A队剩余进攻时间等于24秒减去争球前用去的时间。而 A队在争球前已经使用了24秒,故没有剩余时间了。裁判员应做如下如下判罚1、A队掷球入界,当球触及场内队员或被场内队员触及时鸣哨宣判A队24秒违例。2、因为A没了进攻时间,所以当球停在球篮上时马上判罚A队24秒违例而不判为争球,对方队获得球权。3、争球。给A队一个新的24秒周期。1.当投篮时球正在空中,此时若24秒计时器误呜:球未被任何一队球员触及而中篮,则应算得分。2.若任何一队球员合法触球或球显然无法中篮时,则应成死球,并判跳球。

      法律依据:《篮球规则》

      1、采用4×12分钟的比赛方式,其中第1、2节和第3、4节中间休息2分钟;第2、3节之间休息10分钟。

      2、一名队员已发生了6次侵人犯规和/或技术犯规,必须立即离开比赛。

      3、一节中某队已发生了5次全队犯规时,该队处于全队犯规处罚状态。

      4、每队在第4节和每一决胜期最后2分钟各增加一次30秒钟短暂停。

      5、投中篮后和第4节及决胜期最后2分钟内拥有掷球入界球权的球队请求暂停后,均在“掷球入界线”执行掷球入界恢复比赛(但本应位于前场端线掷球入界除外)。

      6、比赛用球:采用中国篮协审定并提供的7号联赛用球。

算24开平方犯规么

      不犯规阿,只不过结果是个无理数而已

24秒违例是什么?

      即当一次进攻开始的时候,从后场一得到球,必须在24秒钟之内尝试投篮,至少在24秒之内投篮一次,否则发生24秒进攻违例 . 违规是对于对方而言的,不只发球权会转向对方,而且还会记一次犯规,当记到5次时就要被罚下场不能参加本场比赛! 新的篮球规则已经出来好久了,新规则将24秒违例做了许多修改。 规则规定,当出现交替拥有后球权不变时,24秒计时钟不复位。当队员投篮出手球在空中时24秒信号响了,视为误响。 现在,当A队队员投篮出手后 24秒误响,正巧球卡在了球篮上,一 次争球出现,A队因交替拥有获得掷球入界权。 因为球权还是A队的,球权没变,所以24秒不复位,A队剩余进攻时间等于24秒减去争球前用去的时间。而 A队在争球前已经使用了24秒,故没有剩余时间了。裁判员应做如下如下判罚—— 1、A队掷球入界,当球触及场内队员或被场内队员触及时鸣哨宣判A队24秒违例。 2、因为A没了进攻时间,所以当球停在球篮上时马上判罚A队24秒违例而不判为争球,对方队获得球权。 3、争球。给A队一个新的24秒周期。 1).当投篮时球正在空中,此时若24秒计时器误呜:球未被任何一队球员触及而中篮,则应算得分。 2).若任何一队球员合法触球或球显然无法中篮时,则应成死球,并判跳球。 [编辑本段]24秒违例后在何处发球 在24秒钟违例发生时球所在的地点上(这也是比赛中止的地点),由对方队在距这个位置最近的界线外掷球入界。 所以,24 秒钟违例后,可能在罚球线延长部分的界外掷球入界(如果违例发生时,球在罚球线或其延长线上的话),但那只是一种可能,“在裁判员指定的最靠近违犯或比赛中止的地点(正好在篮板后面的地点除外)掷球入界”,才是其本质。 24 秒钟违例发生的时间:如果球在控制球队队员手上或在控制球队队员间传递,24 秒钟信号响时,违例发生;如果球是被投篮队员投出并正在空中飞行,当确认球没有中篮的可能也没有碰触篮圈的可能时,违例发生。 直观地判断,就是裁判员鸣哨时,此后裁判员将以手势表明发生了24 秒钟违例。 综上分析:应该在裁判员鸣哨时离球最近的界线外掷球入界。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