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警察大V点名批评后,网红疑似删号跑路!当心正能量后的“流量密码”

最近,微博上的警察大V、有着530多万粉丝的江苏南京江宁区警察@江宁婆婆点名批评某短视频平台上名叫“芥末洋仔”的网红,称其发布的短视频“用几十秒时间几乎把我念叨了这么多年的迷魂药谣言来了一锅大杂烩”。

简而言之,该网红演绎了一段视频,称“闻了一张带有‘迷魂药’的纸条后,立刻被对方控制,手机被骗”。@江宁婆婆辟谣称,不存在视频中所称的“迷魂药”,然而,该网红却用标注“演绎”的方式作为造谣的挡箭牌。为此,他建议平台严肃处理相关造谣、传谣行为。

之后,“芥末洋仔”确实发布了道歉及澄清视频,而上海辟谣平台搜索相关视频时也发现,相关平台上已经无法找到“芥末洋仔”及造谣、澄清的视频,该网红似乎注销了账号。

以上种种,恰恰反映出短视频平台谣言治理的复杂性,也暴露出现有短视频谣言治理上的漏洞。剖析“网红造谣迷魂药”事件可以发现,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网红、网红背后的经纪机构(MCN)、平台仍有很大改进空间。

资讯

当心正能量后的“流量密码”

先看网红及其网红背后MCN的责任。

按照“芥末洋仔”在道歉视频里的说法,她的本意是通过视频提醒出门在外的朋友们提高警惕性。这个出发点似乎没什么问题,但从她演绎的内容看,“迷魂药一闻就被控制”等表演,套用了情节离奇、危言耸听等互联网传播“流量密码”。

其实,很多造假短视频都走这一套路——顶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却用“流量密码”博取眼球。

比如,“卖惨带货”的短视频声称是为了助农,实际上是编写脚本、演员摆拍;“记录贫困生活”的短视频为了宣传所谓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同样采取摆拍,骗取观众同情心……这些造假视频的拍摄者、发布者在辩解时,都说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正能量。可是,这能掩盖为了流量而造假的本质吗?

再退一步说,即使真像部分博主或主播所说,拍摄视频的初衷是好的,但限于个人能力,不确定相关内容的真伪,所以传播了虚假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博主、主播以及背后的MCN,可以免责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网红、达人、MCN等意味着互联网世界的“公众人物”或“造星机构”,就应当承担“公众人物”的责任,包括提高专业素养、发挥起去伪存真的义务等。否则,那些“带货翻车”的主播岂不是用一句“我不知道产品有问题”就能搪塞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责任了?于情于理,“我不知道”“我不清楚”都不是免责的理由。

“纯属虚构”不是造谣挡箭牌

本次事件暴露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社交平台在治理虚假信息、虚假视频时,现有的规则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正如@江宁婆婆所发现的,有主播利用“纯属虚构”等标签,掩盖自己为了骗取流量而胡编乱造的行为。

当下,不少平台都对虚构类短视频出手,要求主播或博主明确标识。但上海辟谣平台发现,很多标注不显眼。甚至有主播和博主的短视频上没有任何标签,仅在个人主页中用一句“本人所发视频情节均为虚构”来撇清责任——这意味着观看者如果不特意查看该主播或博主的主页,就不知道相关短视频是虚构的。

由此可见,现有的“打标签”做法还有漏洞,仅靠博主、主播自觉,恐怕会有很多“漏网之鱼”。

在这一背景下,平台有必要加强监管,统一标注方式,甚至用“强制打码”“强制提醒”等方式,让人一眼就能识别虚构信息。其中,平台尤其要关注公共安全、医疗健康、带货、公益等主题的短视频,避免发布者用“纯属虚构”来推卸责任、误导公众。

提高造谣成本,避免死灰复燃

“芥末洋仔”疑似删号的行为则涉及另一个重要话题:当问题账号被曝光后,账号所有者及相关MCN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如果当事人删除账号后换个名字“东山再起”,平台能不能发现、并对其此后发布的内容加以严格管理?

这里涉及的其实是造谣成本。每当有谣言被澄清时,不少网友都表示要严惩造谣者。可是,面对“芥末洋仔”这种造谣危害性尚未触及法律、只是触及平台“家规”的行为,有什么办法能杜绝他们下一次再造假呢?

在本次事件中,@江宁婆婆对“芥末洋仔”的喊话很有参考价值。造谣者对谣言不能一删了之,而是要公开道歉、澄清。这一建议不仅能增加造谣者的羞耻感,而且要求造谣者辟谣的做法,也有利于辟谣信息传播。因为很多造谣者本身就是“大V”“达人”,粉丝众多,要求他们澄清谣言,也算是造谣后的亡羊补牢了。

同时,平台应当设定规则,避免造谣者改头换面再次造谣。

眼下,很多平台会采用限流、封号等方式惩戒问题账号,但对不少账号所有者及其背后的MCN而言,以上惩罚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他们改头换面后,又能用同样的方式造谣传谣。可见,平台有必要建立“黑名单”制度,禁止那些造谣传谣的账号所有者、关联的MCN等“换个马甲”再次亮相。只有增加他们的造谣成本,才有机会从根本上杜绝套路谣言。

本次事件也提醒网民,要提高自己的上网素养,不轻信“网红”,而是全面看待所谓的互联网“达人”。其实,面对一些情节离奇的短视频或帖子,可以通过发布者的身份认证、日常发布内容的主题、评论互动情况等,了解发布人及其背后MCN的价值观。只要稍稍求证一下,就会发现很多消息是“一眼假”或明显造假,避免自己在无意中成为造谣者的“帮凶”。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任翀

微信编辑:安通

校对:佳思敏

资讯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关键词推荐:禄劝家庭财产保险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联系邮箱:douxingdu02@163.c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