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民政厅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助力共同富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山东出台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请问省民政厅将重点从哪些方面抓好文件落实?
赵立杰:去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今年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鲁民〔2024〕23号),结合山东实际细化了具体政策,根本宗旨是加快形成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最终目的是把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织得更密、扎得更牢。通俗来讲,主要落实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救助谁的问题。传统救助对象主要是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现在要向低收入人口拓展。低收入人口不仅包括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还包含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等,通过“分层认定”,形成梯度救助格局,增强救助的针对性、精准性,使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救助政策红利。比如,对于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和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以及三级精神、智力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可单独纳入低保范围。
二是谁来救的问题。山东实行的是“1 N”的救助模式,救助主体多元,救助对象分散。社会救助资源分布在不同职能部门,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基本生活救助以及临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医保、教育、住建、人社、应急等部门负责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专项救助工作。通过发挥部门合力,实现救助资源统筹衔接、救助信息聚合共享、救助手段同频共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困难群众。
三是怎么救的问题。这是社会救助的根本和核心,关键有两点,一是动态监测,二是科学提标。“动态监测”是指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动态掌握低收入人口及其家庭支出骤增、收入骤减、收入无法持续稳定、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反映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信息,通过“大数据比对 铁脚板摸排”,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手段,及时跟进施救,避免救助遗漏或重复救助,实现应帮尽帮、应救尽救。“科学提标”是指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综合考虑当地居民基本生活费用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救助保障标准。今年省民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健全低保标准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其他困难群体保障标准与低保标准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切实为困难群众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山东法制报记者:
省财政厅在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助力共同富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支持措施?在2024年预算安排上是怎样保障的?
韩震:近年来,省财政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助力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将继续从三个方面聚力发力,持续加强基本民生保障。
一是立足“保基本”,切实兜牢基本民生底线。2024年,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636亿元,着重支持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聚焦“难有所助”,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救助,加大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力度,动态调整城乡低保对象等9类困难群众救助标准,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聚焦“病有所医”,对困难群众参保进行分类资助,提高部分困难群体医疗救助水平,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负担。聚焦“老有所养”,连年提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和全省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优化省级养老服务发展资金支持重点和保障方式,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二是突出“优供给”,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扩量提质。2024年,省财政统筹安排资金157亿元,支持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立足“劳有所得”,统筹运用税费减免、财政投入、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多渠道支持企业稳岗扩岗、个人创业就业;开发10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力做好包括困难群众在内的重点群体就业。立足“学有所教”,落实教育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要求和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政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学校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学生资助体系,扎实做好教育救助工作,保障困难学生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立足“住有所居”,支持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和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持续做好老旧小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着力守好筑牢住房保障底线。
三是坚持“增投入”,坚决落实财政保障责任。2024年,各级财政部门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保障力度,预计全省各级财政民生投入将突破万亿大关,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围绕开源节流,用足用好债券资金,与预算资金形成合力,支持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取消低效无效支出,腾出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重点倾斜,将财政资金向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民生领域倾斜,向基层和财力薄弱地区倾斜,支持基层守牢“三保”底线。围绕科学管理,把民生资金纳入财会监督范围,落实重点民生领域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中宏网记者:
对困难群众实施政府救助的同时,也应发挥慈善资源“第三次分配”的作用,请问民政部门在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来有何打算?
赵立杰: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是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全省民政系统以困难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动和引导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推动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
一是提供制度保障。省民政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在省级层面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工作的通知》,并指导各地不断建立健全政策,完善救助对象与慈善帮扶资金、物资、手段的衔接机制。目前全省16个市、136个县(市、区)全面出台了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的文件,全省上下在制度层面初步构建了政府保基本、慈善提效能的综合救助服务格局。
二是搭建信息平台。省里建成了慈善救急难信息平台,实施“慈善救急难双百行动”,将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与慈善供给实行“线上”匹配,让慈善资源“找人”更精准,让困难群众“找资源”更便捷,省平台已纳入194家慈善组织、220个慈善项目,链接慈善资源9539万元。
三是突出项目引领。全省连续三年实施“情暖夕阳”关爱项目,引导慈善组织资助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或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支出慈善资金1784万元,惠及低保老年人2.87万人。不仅如此,各地还因地制宜,围绕急难帮扶、照料护理、医疗康复、爱心助学等多维度救助需求,实施了形式多样的慈善帮扶项目。
下一步,省民政厅将持续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建设,畅通救助需求与慈善帮扶衔接渠道,重点关注重病患者和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进一步优化政策、信息、资源等供给,更多地发挥慈善力量作用,全方位、广渠道、多形式满足困难群众日趋多元化的救助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文章来源:山东发布,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